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49號判決

  • 事實概要

    被上訴人委由代理人地政士檢附其被繼承人遺囑正本、繼承系統表及戶籍本等相關文件,向上訴人大安地政事務所跨區辦理被繼承人名下3筆土地之繼承登記,經上訴人審查後,認有補正之必要。

    經補正後,上訴人依土地登記規則第57條第1項第4款規定駁回被上訴人之申請,嗣被上訴不服並提起訴願,遭決定駁回,故被上訴人提起行政訴訟,起訴時主張「上訴人所適用內政部頒訂之「繼承登記法令補充規定」第66點係屬行政規則,且違反法理,其他內政部、法務部函令將民法第1194條代筆遺囑所謂之筆記解釋為須代筆人親自執筆書寫,未符合社會現況,不當限縮法律之適用,應不予援用。」

  • 判決重點

    民法第1194條所定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宣讀、講解,乃在使見證人之一人依遺囑人口述之遺囑內容加以筆記,並由見證人宣讀,以確定筆記之內容是否與遺囑人口述之意旨相符,講解之目的則在說明、解釋筆記遺囑之內容,以使見證人及遺囑人瞭解並確認筆記之內容是否與遺囑人口述之遺囑相合,最後並須經遺囑人認可及簽名或按指印後,始完成代筆遺囑之方式。

    此法律規定中所稱「使見證人中之1人『筆記』 」,法律並未規定其筆記之方式,且代筆遺囑方式之制定,其目的既係為便利遺囑人,以補充自書遺囑、公證遺囑方式之不足,其重在透過代筆見證人將遺囑人之遺囑意旨以文字予以表明。

    故所謂「筆記」應是指代筆人經由「記載」文字之工具,將遺囑意旨以文字予以表明。而記載文字之工具既是隨科技之進步而呈現多元化,代筆遺囑應是由代筆見證人利用記載文字之工具將遺囑意旨以文字予以表明即可。是其係由代筆見證人親自以筆書寫固屬之,其由代筆見證人起稿而後送打字者,亦應認已符「筆記」之法定方式,以因應資訊時代、文書電子化之趨勢(法務部100年3月22日法律字第1000700224號函送行政院民法繼承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民法第1189條第3項增訂「遺囑以書寫或筆記為之者,除自書遺囑外,得以電腦或自動化機器製作之書面代之。」其總說明修正理由及所提立法例法國民法第972條規定意旨參照)。

  • 相關法條暨判決

    一、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49號判決

    二、民法第1194條規定「代筆遺囑,由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之姓名,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

    三、 繼承登記法令補充規定第66點

    代筆遺囑或公證遺囑,代筆人或公證人除親自以筆書寫為之外,並得以電腦或自動化機器製作之書面代之。

    四、土地登記規則第57條第1項第4款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登記機關應以書面敘明理由及法令依據,駁回登記之申請:四、逾期未補正或未照補正事項完全補正。                                                                                                                                                                                                                                                                                                                                                     

文章指導:蕭聖澄 主持律師      協助文章整理 :吳佩欣 助理

聯絡我們留言